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法治日报丨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经验分享摘编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6日

来源:2024年7月16日 法治日报


编者按

7月10日至11日,由法制日报社、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主办,法报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一大批政法领域高新技术装备闪亮登场。展览期间,来自政法系统和知名高科技新装备企业的嘉宾,围绕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司法、智慧检务、智慧警务等主题进行了五场经验分享。本报今天按发言顺序刊登各位嘉宾发言摘编,敬请关注。


万象法律大模型在政法领域的应用创新

万象大模型总设计师 孙明东

□ 开幕式·主题演讲

万象法律大模型V3.0推理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支持信创、全新自研合规管控能力、全新支持多模态能力,同时引入了NL2SQL,内置应用构建平台,法律场景应用越来越丰富。

除底层能力提升外,装备展上也发布了三款重点业务场景应用,分别是万象法官数字助理、万象·元典问达和万象问数。

万象法官数字助理是一款面向法官/法官助理的伴随式AI办案助手,赋能从立案到结案的全链路实体办案过程,旨在提升审判工作效率,助力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万象·元典问达是一款面向法律人的专业法律知识问答系统,有强大的实时更新的司法大数据支撑,适用范围比较广,可用于法院、检察院、司法、公安、律师、企业法务等领域。

万象问数是一款面向检察官的辅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数据建模、线索发现与分析的工具。大数据法律监督一直以来面临文本要素提取难、数据分析工具门槛高、数据分析建模开发周期长的困局。万象问数以问答的方式实现大量文本中的要素自动提取、形成数据表格后自动分析计算、碰撞和关联,快速发现海量数据中的规律与线索,真正实现零代码建模,让检察官快速上手、轻松操控。


从新智底座到新智生产 探索AI技术发展与应用

曙光集团智能计算产品事业部总经理 杜夏威

□ 开幕式·主题演讲

曙光为行业提供“绿色、开放、高效”的全栈硬件,同时自研出具有国产特色的浸没式液冷技术,为国家双碳节能政策的实行提供先进的核心技术;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全栈软件DAS、算力网络及云化服务,以及开放合作的生态策略,确保了对于大模型技术与应用的有效支撑;曙光依托工程化落地的技术迭代思想,以大模型工程化落地实践与技术闭环为基础,为公安的认知引导、舆情分析、智能指挥与决策等多种业务场景的应用提供了场景特色的优化方案,并为AI技术在公安领域落地提供有效的软硬件支持。

曙光联合华宇推出的万象法律大模型一体机,为政法行业大模型落地提供了有效借鉴,实现了面向政法行业特性与需求的大模型及算力全套国产化方案的闭环。


以数字化助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

山东省威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于宁

□ 智慧治理·经验分享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坚持数字化赋能、智能化支撑,以有解思维破解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有力提升了政法工作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是聚焦区位特点,突出海陆统筹、一体联动,数字赋能涉海风险防范化解。威海市坚持海陆统筹、一体联动,把数字化建设成果应用到涉海要素管控上。探索实践的“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的“海上枫桥”经验,2023年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二是聚焦市域发展,突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数字赋能统一地址库应用。

三是聚焦共建共享,突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数字赋能信用体系建设。从2012年开始,威海市大力推行信用积分制度,通过用活积分管理、联合奖惩终端、用活信用应用三个终端,构建起集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披露和应用于一体的制度机制,形成了“以信用促发展、以信用促和谐、以信用促稳定”的良好局面。威海被评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连续4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构建智慧政法一体化监督体系

北京华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政法事业部咨询总监 曹松华

□ 智慧治理·经验分享

华宇依托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为底座,充分融合内部监督、法律监督,聚焦重点治理领域,构建政法一体化监督体系。

通过对各政法单位上报的内部监督、法律监督结果开展再监督,发现漏报、瞒报、履职不尽责、不落实等问题,并进一步开展占比分析,发现问题严重的地区、单位。

针对执法不规范监督,以超期办案为例,将发现的超期个案自动发回原单位进行自查自纠,或自动推送给检察院开展法律监督,充分融合衔接内部监督、法律监督,使之走强走实。

同时,还可以利用执法司法数据反哺社会治理,帮助综治部门提前发现苗头风险,进行源头治理。

目前,已积累执法监督模型200余项,构建执法司法体系指标400余项,数字法治综合研判指标100余项,实践了“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的模型建设方法,形成了“V形”模型精炼机制,构建了全流程闭环制约监督体系。


以智慧“小切口”撬动基层“大治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黄宏瞻

□ 智慧治理·经验分享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建成“矛调在线”平台,整体架构包括1个数据底座、3个业务中心(矛调事件联处中心、专项任务治理中心、业务工作考核中心)、1套指挥驾驶舱。

核心功能是:一是整合纠纷采集途径。汇集网格排查、群众反映、部门推送的矛盾纠纷,推进矛调在线+警综平台、12345热线、诉前治理工作,实现矛盾纠纷“一网打尽”。二是强化统筹协调作用。通过线上带线下、双线统筹融合,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三是深化风险分析研判。按低、中、高进行风险定级,通过算法模型多维度人工智能深度分析,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四是完成任务高效分派。对矛盾纠纷智能分流派单,打通自下而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3321”通道、重点专项自上而下通道,构建“一事一档一联动一闭环”工作模式。五是推动协同联动调处。统筹调度同级政法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方调解力量,以“统筹整合联动、扁平一体高效”的工作原则厘清各方职责权限,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良好局面。全市矛盾纠纷化解满意度2023年度排名广西第一名、2024年一季度排名广西第二名;群众安全感从2022年的排名靠后晋升至2023年的中游位次,2024年一季度跃升至广西第三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大模型赋能基层治理新范式

杭州码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 俞健

□ 智慧治理·经验分享

码全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大模型的技术革新日新月异,我们也一直跟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模型参数不断提升,同参数下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我们在基础模型之上构建的基于RAG的整体架构,也支撑我们在各个场景下不断快速出新,我们统一一个名称,就是码全灵犀大模型。

灵犀大模型在基层治理应用场景下,有丰富的实践。事前,我们面向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提供智能咨询、议事助手。事中,对事件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输出当事人间关系、各当事人诉求、风险程度及影响等,生成事件画像以及对应的处理建议。分析后,进行类案推送、专家的推荐。事后,提取事件的关键要素,生成预警事件,推送给相关责任部门。

我们研发的“多模态网格事件上报助手”,将原先长达5至7步的事件上报步骤简化到1至2步。事件画像辅助分析助手,将原先基层治理领域需要一件件人工分析的文本类案事件也能快速进行结构化,快速交办,及时提示风险,同时能给出处置建议,指导网格员实际工作。

汇报几个数据,也是码全灵犀大模型在基层治理领域实践取得的结果:2023年5月在四川德阳正式上线的事件画像辅助分析助手,针对6000多起事件的实时分析及对网格员的建议处置,网格员评分有效率达98%左右;2023年8月在杭州市临平区正式上线的“网格一键通”多模态事件上报助手,运行小半年后,共上报事件13000多件,整体上报时间缩短90%,事件准确率提升20%以上。


兰州创新打造“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基层治理平台

兰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甘义军

□ 智慧治理·经验分享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以镇村组三级治理架构和“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为核心的党建引领“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以“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自治好、服务优”“五大目标”为着力点,以理念、数据、平台、功能、技术、业务、流程、场景、应用、服务“十大融合”为突破口,以创新技术应用支撑、“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全科网格规范运行和健全完善机制体系“四个一”工程为保障,持续推广“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的建设应用,丰富拓展“小兰民情”“小兰网格”“小兰帮办”三大板块,全力加强对市域内相关平台的融合融通,整合、关停相关App、小程序20余个,有效解决了基层网格员同时使用多个业务部门的应用程序、同类数据多头录入、类似工作反复录入的情况,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大大减轻了基层的工作负担,真正实现“一张地图知晓社情民意,一部手机实施基层治理,一个平台畅通群众诉求”,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兰州经验”。


运用“小指数”撬动“大平安”

重庆市荣昌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易守洪

□ 智慧治理·经验分享

为有效破解平安建设中存在的具体评价指标直观反映难、平安建设成果精准衡量难、部门协同作战平台信息聚合难等问题,持续提升全社会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安全率和满意率。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政法委员会以“大数据+基层治理”为切入点,加快推动政法领域改革,在全市率先开展“平安四率”晴雨指数项目应用,分别设置基础性指标、民意性指标、督办性指标、禁止性指标和预警性指标五个大类指标,涵盖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六大领域,包括81项具体内容,涉及18个区级部门。通过“指标构建、分类赋权、精准计分、智能评价、季度晾晒”,对辖区平安状况开展量化分析,对21个镇街开展“蓝、黄、橙、红”赋色预警,精准发现社会治理短板和城市安全漏洞,加强平安稳定全过程管理,切实提高平安建设的精细化、专业化、实效化水平。近年来,荣昌区成功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区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全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稳定保持在99%以上。


创新智慧治理助力化解矛盾纠纷

湖南省娄底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曹科识

□ 智慧治理·经验分享

湖南省娄底市大力推进“科技赋能”工程建设,打造综治“数据大脑”,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切实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娄底市创新“三一”模式,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一盘棋”布局,全市高效联动。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关于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夯实乡镇(街道)主防线。“一站式”服务,实现多元化解。构建“一心两所”模式,综治中心协调,以派出所、司法所为核心,推动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一平台”管理,统揽工作动态。搭建全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平台,为矛盾纠纷联调联处提供信息化支撑。一是规范矛盾纠纷工作流程。实现事件统一受理、智能分流、实时跟踪、闭环办结等。二是健全矛盾纠纷信息共享体系。三是加强预测预警平台建设。建立矛盾纠纷数据大模型,初步实现对易发领域及重大矛盾风险提前预警。

此外,娄底市打造综治“数据大脑”,推进政社基础数据融合应用。

一是搭建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在实现“一户一档”的基础上,将相关部门基础信息数据整合、关联、分析、比对。二是为基层工作减负。统一基础信息采集标准,推进“一表通办”,做到“一次采集,多方多次共用”。三是推进数据融合应用。通过不断更新、完善基础信息库,为各级各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基础性、关键性的信息。


以数字法治赋能四省边际社会治理“桥头堡”建设

浙江省衢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刘升

□ 智慧治理·经验分享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以打造四省边际社会治理桥头堡为抓手,深化数字法治改革,按照“统分结合”“多仓统管”“集成贯通”“三轮驱动”工作要求,紧盯“一地开发,全省复用”目标,高质量抓好数字法治应用实战实效,助推治理模式体制机制的整体优化、重塑变革,荣获第一批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坚持“党建统领”,构建基层智治“平安网”。在全省率先迭代升级“141”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基层智治系统建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在全省形成示范,依托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成“基层智治大脑”,创新打造“一网一域一中心”,着力破解社会治理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融合打造“特色应用”。树立“小切口、大场景”理念,“智卡通”应用实现电诈行为的快速识别、预警劝阻和及时止付,智护群众的“钱袋子”。该应用目前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上线试用。


强化“数智”赋能 创新城管执法模式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 袁斌

□ 智慧治理·经验分享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推动城市管理执法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执法系统,初步构建执法办案规范化、执法监管智能化、执法服务人性化的执法模式。

一是执法办案规范化。汇聚全市执法人员1260名,统一80种执法文书模板,为129部法律法规条款赋予唯一“识别码”,梳理执法事项2467条,事前规范每一条执法事项行使层级、裁量基准等内容。通过平台统一执法办案流程,明确阶段、岗位、时限,实现执法信息自动带入、法定裁量自动判断、法规案由自动推送,规范执法办案。二是执法监督智能化。应用视频识别技术建设路长慧眼场景,共享交通、公安、执法等部门数据,利用视频摄像头、视频巡查车等资源,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全时段、全区域智能采集。三是执法服务人性化。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建设柔性执法场景,通过建立相对人数据库,参照历史违规记录,实施“轻微不罚、首违免罚”,累计劝导解决37000余次违规行为,形成“理性、平和、文明”的执法服务氛围。建设好店铺场景,通过“一码一户”,引导商户加强自我管理意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实现市容秩序执法共谋、共建、共治、共享。


以数字法院建设助力审判工作现代化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蒋浩

□ 智慧法院·经验分享

近年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托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优势,坚持数字赋能,突出创新驱动,强力推进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重塑人民法院工作新模式,助力审判工作现代化。贵州高院坚持以系统思维统筹实施,突出“建”的融合,推进“一体化”建设工程,以融合思路对系统进行集成整合;突出“治”的机制,推进“精准化”数据工程,有效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突出“用”的效能,推进“实效化”应用工程,全省法院充分发挥数字法院建设成效,保障审判执行工作高效运转。贵州高院坚持以创新理念开展数字应用场景建设,强调理念先行,培育数字思维,不断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以科技新思维最大程度激活司法效能;强调创新驱动,推进数字建模,推进数字庭审大模型等“大场景”和诉讼案件金额计算智能辅助模型等“小切口”模型同步向前;强调成果转化,拓展应用场景,在数据融合分析基础上形成精细颗粒度智能管理服务。下一步,贵州高院将坚持以发展观念引领数字赋能贵州实践,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数字法院理论体系化研究、进一步激活司法大数据要素潜在价值、进一步建设高质量数字司法应用场景,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


聚焦资产交易打造涉案财产处置服务平台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资产司法业务总监 罗涛

□ 智慧法院·经验分享

阿里拍卖早在2012年就开始为全国法院提供网络司法拍卖竞价服务,截至2024年6月,已累计成交2.78万亿元,节约佣金540亿元。相对于传统拍卖,实现了充分公开、充分竞价、充分降本,大幅提升成交率、溢价率,连续服务法院12年零违规。目前已经广泛服务于破产和公安罚没案件的资产处置。

2023年4月,阿里拍卖品牌升级为阿里资产,从服务拍卖环节向服务涉案财产处置全周期转型,打造涉案财产处置服务平台,实现“查、控、评、拍、交”全流程数字化,推进涉案资产处置服务向标准化、智能化、市场化、可视化转型,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可以免费使用该系统为法院提供服务,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也沉淀服务过程数据,实现人民法院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处置效率和处置规范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破产审判 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一级高级法官 柳德新

□ 智慧法院·经验分享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依靠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技术支持,以重庆法院审判管理系统为依托,研发了适应破产审判需求的全流程跨网系多方协作办案平台,即破产协同易审平台。

平台具有四大特色:一是全业务网上办理。完整设置从立案到审结案件办理所需各项功能,全面涵盖平台内部业务和跨网系业务,实现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二是全流程动态监管。设计对破产案件办理中重点环节、重要时点的监管功能,实时动态监管案件办理质量,规范管理人履职,保障破产财产安全。三是全方位智能服务。以智能化、全覆盖为导向,为全体参与人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四是全领域区块协同。与8家市级部门、22家全国性商业银行、3家网络拍卖平台、1家联交所数据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平台内部首创破产关联案件提示功能,确保破产与执行信息互通、程序协调,提升案件办理效果。

2023年7月,破产协同易审平台荣获“2022年度电子政务典型案例”。


服务人民法院信息化系统升级项目

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与售前中心总经理 罗华群

□ 智慧法院·经验分享

在某人民法院信息化系统全面上云升级项目中,金仓与14家开发商深度适配,完成了内网49个业务系统的升级,并于2022年整体顺利上线,至今运行稳定、性能良好,为上层各业务系统运行提供重要数据存储计算支撑。从业务覆盖、方案落地、应用规模、系统复杂度、支撑数据量及对数据库性能稳定性等指标需求的各个维度,均达成了满足预期的专业高效交付。

本项目涉及应用系统共分为5大类:审判系统、执行系统、司法管理系统、诉讼服务系统、保障系统,共206个子系统,囊括核心业务类、审判辅助类、数据中心类、网站类、大数据类等全栈式系统的改造和架构优化,并进行底层软硬件和整体业务向某大数据中心云平台的云化改造。


数字赋能法院工作现代化

安徽省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程序

□ 智慧法院·经验分享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法院积极响应数字法院建设要求,坚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应用主导”建用理念,紧扣“四全”目标,打造“法院+信息化”建用新模式,数字赋能法院工作现代化。《安庆“6+1”智慧庭审融合法庭》获评人民法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坚持需求牵引。紧扣目标评价体系,全市法院统一规划、一体推进,项目化管理,推动形成科信建用大格局。紧扣满意度评价体系,定期培训辅导,收集意见建议,调优完善系统,让信息化有用、易用,也让干警会用、想用。

坚持创新驱动。成立安庆法院科信创新(应用)实验室,与安徽大学、电信和科大讯飞等合作,初步构建“院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科信创新平台,孵化出一系列新应用新场景成果。《安庆“6+1”智慧庭审融合法庭》和《AI法律大模型赋能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分别入选本次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和论文。

坚持应用主导,智能辅助贯穿审执全过程。所有诉讼事项都可在线一网通办。建成全省首家两级法院共同入驻的辅助事务集约中心。

实现数字互联互通。法院与公安、数据资源局、安庆城市大脑、公积金中心等进行数据共享,实现涉诉当事人活跃信息全面查询,基本满足了审判执行阶段的查人找物需求。


数字法院业务探索与实践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数字法治事业部副总经理 公茂强

□ 智慧法院·经验分享

近年来,浪潮科技深度参与法院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推动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助力客户打造数字法院。

对法院信息化运行过程中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据资源、信息安全以及运维管理等多个要素的运行质效进行技术保障,实现“站在全局看局部,深入局部管细节”,由“面向设备的被动运维”向“面向业务的主动运营”转变,促进法院信息化运行质效提升。

融合科技法庭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庭审参与人提供全方位的庭审智能辅助,实现一根网线串起来的新一代、轻量、高效、融合的绿色法庭。

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海量文书无限维度剖析、聚类分析、要素式检索、统计分析和同案一键智能推送。通过深入挖掘法律文书中的数据价值,实现数据要素资产化,在案件审理的各环节提供智能辅助。

平台支持从法院办公办案平台自动获取审判指标数据,并对指标数据进行自动汇聚和分析,从宏观管理、条线管理等层面,对法院整体审判态势进行全面自动化分析,精细化分析法院审判质效要点,绘制辖区各法院的审判工作“画像”,协助用户了解法院当前审判质效情况,把控审判质效大方向。


畅渠道 听民意 办实事 解民忧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三庭副庭长 谢黎明

□ 智慧法院·经验分享

近年来,四川法院持续提升便民司法服务,携手中国联通智慧法务军团,升级运行四川法院12368热线,率先在全国省级层面建成集约统管的诉讼服务热线,用不足60人的话务团队,取代了全省三级法院227名话务员,既节约成本又避免重复建设。

四川法院12368热线基于中国联通大数据通信等能力,集诉讼咨询、查询、约见法官等八大服务于一体,实现“一号通办,服务直达”。

据了解,四川法院12368热线升级运行一年来,接通率达99.99%,满意度近100%,总接通量90.6万通,已跃升至全国第五位,在运行中逐步形成了三大特色:一是运行机制特色,与有信必复融合,定向向信访人推送短信,全覆盖实现“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与执行110融合,从话务端接到执行线索举报再到执行法院赶到执行现场一般40分钟内完成;建立“收转办督复评”的工单闭环管理机制,让每一个工单从发出到结果反馈均在省高院督办范围内。二是技术创新特色,12368运行系统与法院专网无缝连接,通过安全管控机制,保障数据的隐私和完整;全国首创以5G视频为核心能力,摆脱App依赖,实现云上面对面直观互动。三是多元服务特色,建立专业知识库,形成智能化标准化回复、答复样本4200多个,与12368热线运行系统有机关联,实现话务接听快速智能检索。


以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释放审判新动能

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王佳

□ 智慧法院·经验分享

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法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以“1432”工作机制(即1个集约中心、4个分中心、3张职责清单、2项工作机制)为抓手,稳步推进改革工作,并在衢州全市推广。2023年衢州地区平均结案时间等主要效率指标,一、二审服判息诉率等主要质量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一是重塑流程,将辅助事务从审判团队剥离,并细分为分案、送达、归档等23个具体事项,纳入集约中心统一管理,法官仅负责8项核心工作,法官人均结案数同比提升13.99%,法官助理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减少42%。二是完善机制,将传统一人全程跟一案的模式,改为专人专事专岗,有效解决环节中断、衔接不畅等问题,案件首次排期平均时限大幅缩短,平均归档时限缩短14.8天。三是数字赋能,与衢州中院联合开发“审判云智辅”应用,实现审判团队向集约中心点对点“派单”,辅助事务当日在线提交响应率达100%,工单完成率达99.5%,差错率降低至0.5%。

下一步,开化法院将持续推进应用不断优化升级,全面释放集约化改革的效能和优势,推动集约化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创新搭建智慧审管平台一体推进“审判管理”+“诉源治理”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钟国树

□ 智慧法院·经验分享

江西省兴国县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线,深化数字转型、加强科技赋能,积极探索智慧审管新路径,搭建个性化审判管理大数据平台,推进质效监管精细化、法官画像精准化、态势分析智能化,以数字化监管推动审判执行和诉源治理一体推进。

强化质效监管,把“软指标”变为“硬杠杆”。平台分析整合案件同比、环比等变化趋势,设置质效指标健康趋势分析功能,结合制定的各项指标目标值,展示自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质效情况。

创新法官画像,从“经验化”走向“精准化”。将法官业务质效、审判能力等数据筛选出来,通过数据碰撞与融合,以可视化形式对每位法官的素质、能力进行共性比较和个性展示,最终生成立体、动态的“法官数字画像”。

突出数据赋能,以“小切口”助推“大治理”。为服务联乡联村深化诉源治理,平台从案件信息中抓取被告住在地数据、类案、案由数据,实现万人成诉率、乡镇类案情况等的可视化、可量化、可考核。

2024年系统运行以来,兴国县法院26项审判执行指标有24项同比上升,其中6项全省排名前10。该系统的运用获评江西省法院数字赋能审判质效提升优秀案例,并向全省推介。


聚焦科技赋能 着力提升监狱智能化管理水平

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副局长 成卫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全国监狱系统坚持把科技信息技术作为推进监狱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持续深化信息化建设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监狱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应用于监管安全、教育改造、规范执法和依法保障罪犯合法权益工作等方面,帮助解决了监狱管理中的很多难点、痛点问题,也创新了监狱监管改造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科技赋能监狱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

当前,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监狱系统提升素质能力、严格依法履职、提升罪犯改造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监狱系统只有在智能化应用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赋能的效能才能真正凸显和倍增,才能为建设平安监狱、法治监狱、文明监狱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积极推进前沿技术和先进成果更好地与监狱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发挥新技术、新装备在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升罪犯改造质量、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是监狱系统需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问题,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监狱信息化建设必将在助推监狱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科技赋能 以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

司法部戒毒管理局规划科技和生产处处长 潘征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按照司法部“数字法治”建设部署,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围绕戒毒中心工作,健全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有效提升戒毒信息化实战能力,取得良好成效。

为积极适应形势变化,更好服务保障“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工作需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实战、实用”为导向,强化科技赋能,通过持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具有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特点的戒毒信息化实战能力,推进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开展戒毒科技研发工作。二是聚焦戒毒工作实践,健全完善戒毒信息化应用体系。三是聚焦数据融通赋能,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四是聚焦主动安全,筑牢网络信息安全防线。

下一步,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将继续贯彻落实推动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智慧戒毒建设水平,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


智慧法治为创建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插上数字之翼

广东省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蒋小文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司法局结合深圳特点、深圳优势,将打造数字先锋城市与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科技赋能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智慧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深圳市司法局紧紧围绕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目标推进智慧法治建设,为推进深圳市司法行政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法治重在构建协同高效的司法行政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近年来,深圳市司法局以智慧法治建设引领司法行政工作数字化转型,坚持改革思维、坚持数据赋能、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构建协同高效的司法行政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

深圳市司法局抓住深圳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契机,着力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社会矛盾诉前纠纷多元化解、规范性文件辅助审查、政府法律顾问案件研判、行政复议文书生成、执法案件数据要素提取和文书生成等场景的应用,在智慧法治领域形成一批深圳经验和深圳样本。


司法领域网站及新媒体整体合规性管理新举措

北京网景盛世技术开发中心市场部经理 刘思雨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北京网景盛世技术开发中心是以互联网诊断监测及网站安全监测为核心业务的软件公司,目前公司基于AI自动检测和AI辅助检测能力,基于大量文本数据,以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文本内容,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语境,识别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通过深度学习模型,系统能不断学习并适应新词汇、短语及专业术语,确保对专业内容的准确识别。检测完成后,系统会逐一列出检测到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等内容,人工审核并提供具体的修改建议。筛查不良信息,确保发布内容的合规性。


“智慧司鉴”赋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4澳门历史记录查询副院长 杨旭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司法鉴定是科学性和法律性的结合体,也是新质生产力在法治领域的突出体现,司法鉴定工作如何实现“智慧司鉴”的目标,需从技术方法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领域创新着手。

一是“智慧司鉴”要立足创新技术方法,推陈出新。在数字时代,司法鉴定已从“依靠人的感官经验判断”向“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精准鉴识”的“智慧司鉴”迈进,这是司法鉴定领域实现全面数字赋能、保障司法公正的一场重塑性变革。2024澳门历史记录查询坚持科技创新,研发的“虚拟解剖”“AI鉴毒”“智能人像鉴定”“文痕智能比对”“事故车辆运动重建”等技术手段已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二是“智慧司鉴”要立足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定位。司法鉴定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探索服务行政执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大力推动法律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持续激发科研工作者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效推动“智慧司鉴”服务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智慧司鉴”要立足创新发展领域,面向国际“智慧司鉴”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鲜明特征,逐步缩小与高水平国家的差距并实现赶超。


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江苏省扬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姚爱国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转型,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依法行政全过程,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优化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95.9%、即办件事项占比87%、不见面事项占比100%。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率先实施“电子执照、电子印章”融合应用建设;率先开发应用“掌上旅游”、市级农业碳汇大数据系统,打造“宜行扬州”智慧停车品牌,依法行政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打造一站式法治保障中心。建成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中心和两个区级中心,形成中心+线上小程序+全市省级工业园区法律服务工作站点的“一心一网多点”格局。建立“收、研、派、办、督、联、评”运行机制,推动企业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服务、全链条解决”。市、区两级法治保障中心运行以来,已接受法律咨询1700余人次,接待公证咨询1200余人次,开展法治体检800余次,办理企业求助事项263件。


大模型技术助力提升行政复议效率

北京万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吕东方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2023年,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正式实施,一方面对原行政复议工作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对行政机关提出了新要求。现阶段行政复议工作方式与新技术融合不深且不均衡,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行政复议工作精细化、智能化能力尚待加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的发展,大模型技术在司法领域的作用已初显成效。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可实现智能辅助办案、法律监督及数据挖掘等功能,能提升司法效率与公信力,比如智能审查、量刑预测、文书生成等,已逐步为司法工作带来变革性的提升。

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在行政复议工作中势在必行。大模型技术应用在智能审核申请材料、预测行政复议结果、辅助决策制定等方面,能够提升行政复议的效率与准确性,促进法治建设。例如,通过大模型技术,可以自动审核行政复议申请材料,快速识别关键信息,降低人工审核的错误率。同时,大模型还能基于历史数据和法律法规,预测行政复议的可能结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

我们在扬州基于大模型计算搭建的“易复议智能复议平台”,有效地提升了行政复议办案的质效,进一步发挥出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


为监狱和社区矫正监管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广州语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吴晓荻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广州语义科技有限公司采用AI原生思维模式,对监狱狱情智能分析平台、社区矫正智能电话报告系统及个别教育智能谈话平台等核心产品进行重构,实现从单一流程管控向内容深度规范与全面风险管控的跨越式升级。这一转变聚焦于风险的精准处置、敏感内容的即时识别、违规内容的严密监控以及罪犯心理变化的动态分析,为司法监管体系注入了新的智能动力。

系统不仅全面兼容国产化平台,更支持全私有化部署模式,确保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其卓越的警情快速识别能力、对话心理洞察能力、罪犯、矫正对象的动态特征分析能力,以及即时响应机制,让日常监管工作如虎添翼。


以“五项举措”推动信息化建设与运用

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郑芳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近年来,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通过“五项举措”,全面提升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工作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创建信息化建设“新引擎”。通过统筹规划布局、整合系统数据和设备迭代升级,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部署、分项建设、共享使用”的工作体系。

二是打造战略合作“共同体”。成立集研、产、用为一体的智慧戒毒联合实验室,为司法行政戒毒等领域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和智慧支撑。

三是发挥科技引领“高效能”。坚持“戒治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三项融合,全面实现系统整合、资源聚集、管理集成。

四是激活智慧安防“强屏障”。深度运用“智慧戒毒”建设成果,建立局-所-大队三级安防监测和预警体系。

五是塑造创新运用“新优势”。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自主创新完成多项软硬件的开发、部署和运用。


矫正策略模型显著提高罪犯矫正效果

湖南长沙监狱教育改造与心理矫正科科长 罗昌胜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湖南省长沙监狱创新性地构建科学的矫正策略模型,该模型基于罪犯矫正需求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研究与质性分析互补,融合专家咨询、文献整理、问卷施测、访谈及行为学实验等多源数据,实现认知转变、关系修复等五大类矫正策略的个性化智能推荐。为此,长沙监狱打造一个兼容性强、灵活扩展的系统,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及终端设备,实现了一体化、可视化的业务设计。

自实施以来,长沙监狱重点危顽罪犯适用“一人一策”比例高达95%以上,矫正效果显著提升。监狱管理从“一刀切”转向“个性化”,管理效率与资源利用均得到优化。罪犯从被动转为主动参与矫正,自我认知和改造动力显著增强。


推进数字技术与法律服务深度融合

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苏勤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武汉仲裁委员会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探索推进数字技术与法律服务深度融合,推出“武汉仲裁委员会在线争议多元化解平台”,打造全新在线仲裁、在线调解和视频庭审三大系统,为仲裁参与人提供24小时便捷高效安全的仲裁法律服务。2023年,成立华中地区首家数字经济仲裁院。武汉仲裁委员会牵头制定的武汉市地方标准《网上仲裁服务规范》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我国商事仲裁领域首个地方标准,进一步促进了仲裁服务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目前,武汉仲裁委员会网上仲裁服务已覆盖至全国10多个省市地区案件当事人。近3年,累计受理仲裁案件4万余件,标的额达600亿元,其中“云服务”办理案件两万余件。


数字赋能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周静

□ 智慧司法·经验分享

2021年,为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深化“放管服”改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司法局与克拉玛依油城数据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克拉玛依市行政执法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明确行政执法部门、人员的行政权力事项和业务领域,实现跨层级、跨部门的网上联合执法、综合行政执法,对执法人员执法全过程进行实时、全方位、全流程监督。

该平台由职权管理系统、行政执法系统、行政检查系统、综合执法数据采集系统和手机端移动监管App组成。通过梳理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行政权力事项和业务管理,实现对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事项和执法人员执法全过程、全方位、全流程的实时监督,并通过大数据分析量化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杜绝“人情执法”“选择性执法”。


构建“一张网”推动检察信息化升级转型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 钟福雄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近年来,检察机关深入落实政法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有关要求,形成“一张网络”“一个系统”“一套数据”的检察信息化创新发展模式。最高检实施数字检察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法治信息化工程建设,深化“一网运行、一网通办、一网赋能、一网运维”,推动检察信息化升级转型,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更好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一张网”架构。各地检察机关的局域网联通为一个整体网络,积极进行网络建设并同步连入检察专线网,逐步形成条(纵向)、块(横向)结合的检察信息化“一张网”网络架构。

“一个系统、一网运行”。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依据“四大检察”监督办案规则构建16个业务条线、365个办案流程,将3700余项办案要求内嵌到案件流程,所有检察官办案遵循一套标准、按照一套流程开展,切实规范司法办案。

“一网通办”。12309中国检察网整合四级检察院为民服务事项,所有检察事项都在互联网上、在一个“窗口”办理,努力实现群众办事“一次不用来”。

“一套数据、一网赋能”。通过“一张网”,汇聚涵盖11年的检察办案数据,真正形成“一套数据”的“检察大数据中心”。


智慧检察助力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郭全新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聚焦破解检察信息化建设难题,主动对接信息化建设最新标准,着力推进以数据中心、检察网为核心节点和骨干,各级院机房和综合布线标准化建设为支点,统一用户桌面系统的桌面云为端点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建设。建成标准统一、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和全省检察机关共享共用的计算存储数据中心。

聚焦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紧贴业务需求,搭建以“华为云”为基础的“检务云”应用支撑体系和以检察机关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应用体系。先后建成省级数据和云计算存储中心、安全管理中心、“桌面云”管理中心、身份认证以及电子印章等应用支撑平台,44个涵盖办公、办案、保障、便民服务的应用体系建设,20余个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把数字检察列入全省检察工作重点任务加力推进。全省共搭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177个。通过监督模型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21件,监督公安机关撤案58件,公益诉讼立案620件,制发检察建议750份,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269份,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亿多元。各地构建多个监督模型,有效解决了柴达木盆地水土保持、黄河流域环境治理、青海湖裸鲤和野牦牛等青藏高原特有生物物种保护等领域的治理难题。


全方位监控违规风险确保内容更安全

北京网景盛世技术开发中心总经理 王赓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北京网景盛世技术开发中心是以互联网诊断监测及网站安全监测为核心业务的软件公司。目前公司基于AI自动检测和AI辅助检测能力,基于大量文本数据,以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等技术,将法律概念落实到真实的App运行行为上,确保检测全面准确,助力检察院网站和新媒体全方位监控违规风险。同时积累了内容采集、分析、存储和应用的核心技术,尤其专注于运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对文本内容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可实时监测多种类别敏感词、语法错误、表述错误、日期错误、个人隐私以及负面信息,并提出修改建议,确保内容的合规性,有效保障网站内容服务平台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数字赋能让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融通发力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副检察长 王健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2023年,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以未成年人相关的三部法律为主要依据,以《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指导用书和最高检对未检工作要求为业务指导,以检察工作网、跨网数据交换系统、电子政务外网为网络应用环境,以专业流媒体服务、互联网数据抓取、线索智能分拣为核心技术,成功研发上线了“未成年人保护智慧平台”。平台包括精准帮教、综合保护救助、法治教育、入职查询、家庭保护、专门学校、社会支持体系、风采展示8大功能模块,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平台、未成年人联合保护系统和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被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确定为省级未检平台,在全省推广应用。

以平台为中心,全省各级检察机关汇聚行政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建立社会支持体系联动机制,实现“1+5”的全新工作模式,增强检察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建社会支持体系、辅助办理未检案件和工作部署决策的能力。


围绕数据智能打造数字检察建设新生态

新华三集团政府行业解决方案专家 陶小玉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近年来,新华三紧跟数字检察发展规划,依托最高检数字检察建设规划提出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两大基础’,数字检察‘一张网’,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深化应用‘四项建设任务’,数据赋能和数据安全管理‘两大能力’”的“2142”总体框架进行布局设计,围绕检察业务实际需求,辅助检察机关规划了数字检察“一张网”,云资源中心、数据中心,政务内网平台、工作网平台、政务外网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跨部门办案、数据资源管理共享平台、统一服务平台的“1234”整体框架,打造一套“数字检察”整体解决方案,以增强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以加快实现智能应用为方向,综合司法办案中各方数据,围绕数据智能打造新时代数字检察建设新生态,持续拓展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和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数据融合通道,让数字检察成为引领检察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


数字赋能引领“三个规定”监督创新实践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杨坤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四川省乐山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开启检察机关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填报大数据动态监测、综合分析、深度运用的创新探索,成功研发“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填报大数据监测系统”,有效助推全面从严管党治检向纵深发展。该平台上线以来,共计采集和分析数据两万余条,发出预警信息300余条,促进应填未填、有问不录、插手干预、不当接触等隐患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实现主动填报记录“从少到多”、监测数据冲突“从隐到显”、案情打探预警“从无到有”、检律关系监督“从松到紧”的转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线索反馈效率低、风险挖掘层次浅等问题,为推动形成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由个案向类案、被动向主动、末端向前沿的新业态提供“智慧检务”蓝本。


检察机关绩效管理科技应用的三个趋势

北京中汇数智绩效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汪承昊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在数字化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检察工作日新月异的今天,检察机关绩效管理工作呈现出事后考评向过程管理的转变、人案分离到人案关联的转变特点。

根据前沿技术的持续发展,检察机关绩效管理工作科技应用有三个未来趋势:一是深层次分析技术的应用普及。分析绩效管理中的深层次机制和原理,将价值观念与政治素养层面的深层次分析技术应用于绩效管理工作。二是大模型技术的绩效资源替代。传统的信息化技术,包括NLP技术,能力限于知识抽取,而无法进行事实的判断与归纳。大模型具有突出的认知能力优势,具备很大的应用空间。三是绩效考核工作的专业化模式。鉴于绩效管理工作已经体现了系统论与复合性,操作难度持续性加大,绩效管理工作,作为一种整体性服务,而并非局限于软件服务的趋势愈发明晰。


拥抱大数据助力检察工作现代化

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 姜艳玲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检察机关一直高度重视检察信息化建设,主动拥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积极推进“智慧检务”工程。

开展大数据摸底调研。协助基层院模型选题、完善系统架构、设计模型功能,指导平台搭建、获取数据、监督规则梳理、安全防护等。孵化培育项目。坚持“小切口”的模型构建规律,将本地亟须解决的监督难点或依托品牌建设且数据来源清晰的案例列入培育项目。加快模型研发应用。坚持建用并举,在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向优化监督模型建设,确保成效。

将“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纳入本地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推动与行政机关探索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坚持以办案实战实效为目标导向,明确由业务部门提出应用需求、完善模型规则、推进模型建设,形成业务主导、技术支撑的工作格局。


强基础 重应用 稳提升 求创新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处处长 张恒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近年来,甘肃省检察院高度重视智慧检务建设,按照“强基础、重应用、稳提升、求创新”的思路谋划全省智慧检务工作,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效。

强基础。以检察工作网为主战场,在全省检察机关推行“四个一网”,新建、迁移、部署了20多个服务全省三级院的信息系统,探索实现“一网通办”。重应用。主导研发应用支撑平台,对接多个应用系统,大大提高应用体验,全省检察干警可轻松实现“一键登录、应用无忧”。稳提升。在充分考虑“便捷、及时、高效、安全”前提下,不断拓展基于检察工作网的移动办公、移动办案以及移动数据应用,切实提升工作质效。求创新。一是低成本打造“灵活、便捷、安全、多样”的检察工作网延伸使用场景,全面推动移动侦协网应用。二是从内生数据使用到政法数据共享和政务数据共享,务实制定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战略“三步走”,并积极推进数据共享。三是利用3D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3D可视化运维管理,使核心设备运维更加精准、更加及时。四是通过部署网络安全大脑和全流量探针,在全省检察工作网构建全方位智能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打造“数智检察院”提升检察履职能力

河南省兰考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曹守威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一个地处焦裕禄精神发源地的基层院,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好“三股劲”,开创检察工作现代化新局面?河南省兰考县人民检察院以“数智检察院”建设为牵引,打造“一舱两系统三图四中心”,不断提高数字应用、监测调度、检察履职、决策管理四种能力,切实走出一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发展之路。

一是打造“四中心”操作平台,提升数字应用能力。以数据存储为核心,打造模型实验中心、立体化指挥中心等四个中心,有效提升数字应用能力。二是打造“三张图”监控平台,提升监测调度能力。以AR实景化技术为支撑,构建“孪生院区”数字管控图、“县域现场”GIS实景指挥图、“互联网舆情预警图”,不断提升检务信息监测调度能力。三是打造“双系统”监督平台,提升检察履职能力。以标准化、可视化为手段,搭建数字模型实验系统和执行检察监督系统,着力提高检察履职能力。四是打造“驾驶舱”智治平台,提升决策管理能力。“驾驶舱”全方位集成检务工作,一键生成图表式分析报告,推动决策科学化。


数字检察赋能自贸港反走私风险防控

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数字办负责人 陈龙

□ 智慧检务·经验分享

海南自贸港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贸易自由便利政策,当2025年正式封关运作后,海南岛内企业、居民都能最大程度享受免税政策带来的红利,同时走私风险也大幅增加。海口市人民检察院以数字检察工作为切入点,服务保障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建设。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反通关走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着眼于2025年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以后,通过汇聚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数据,以通关走私犯罪特点设置研判规则,筛选出各类异常数据,再通过数据关联比对,特别是与检察机关审查发现的涉案异常信息碰撞,进而发现涉嫌走私违法犯罪的重点线索,提升反走私侦查、审查智能化融合能力,精准发现走私犯罪线索。运用模型思路及研判规则,对离岛免税邮寄送达提货方式开展大数据筛查,发现涉“套代购”走私违法犯罪线索300余条,其中4条海关缉私部门已立案侦查。


智慧警务助力湖南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公安厅科信总队政委 李爽民

□ 智慧警务·经验分享

湖南公安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公安实战、服务人民群众,全力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智慧警务新模式。一是谋全局、抓统筹。制定《湖南省公安信息化顶层规划》,明确湖南智慧警务建设的总思路、总任务;建立“行政+事业+企业+专家”四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创新设立公安科学技术研究院及专家咨询委员会,推动“公安部智慧公安软件研发中心(长沙)”挂牌落地;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紧密合作,探索创建合作共赢的联合创新中心。二是强基础、抓融合。规划建设大数据统一服务平台,打破传统数据壁垒,为各警种系统提供高效、统一、共性支撑服务;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实战应用,多措并举吸引具有丰富经验和扎实技术功底的信息技术人才加入公安队伍。三是重实战、抓应用。深入实施全省公安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两年行动,统筹各级数据资源和能力手段,建立运行省、市两级大数据实战中心;狠抓移动警务建设,研发紧贴基层实战的通用型、专业型App,推动大数据赋能实战由“桌面”向“指尖”转变;创新为民服务模式,将400多项公安服务事项“打包上线”,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AI+警务”不断提升公安大数据实战能力

杭州合众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文波

□ 智慧警务·经验分享

合众数据成立于2003年,正赶上公安行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起点,是从数据采集和数据跨网、跨域安全交换开始,切入并深扎公安行业的。

合众数据的定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革新,从原来的“保障数据安全,挖掘数据价值”到现在的“保障数据安全,释放数据流动价值”,始终将“数据安全”和“大数据应用”作为立足之本。政法系统是所有行业中,数据量最大、门类最齐全,对服务公司要求较高。合众数据以着手打造“UNIMAS-AI服务”,核心目标是服务公安大数据实战,以“业务应用服务”为重心,以“数据安全”为安全基础保障,打造“AI智能引擎”“AI能力中心”“AI业务场景”三大紧贴“AI+警务”模式,从底层AI算法到AI主题专题再到警务实战的具体场景,形成警务科技生产力。


办事“无证明”让群众更省心

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 程彰德

□ 智慧警务·经验分享

2023年以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安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难点堵点问题,依托“周克武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研发“警民通·马上办”无证明办事系统,群众直接刷脸即可办理相关公安业务,受到群众广泛好评。为进一步拓展公安创新经验,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全方位的“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明确由市公安局承担系统研发任务。

市公安局基于“警民通·马上办”创新经验,组建39人的研发专班,全力攻坚,成功研发出“政民通·马上办”无证明城市系统,创新设计了具备直接刷脸、刷身份证、扫安徽码、扫社保码等多种身份核验方式的无证明城市桌面交互终端,2023年9月陆续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应用。群众只要刷脸核验身份,即可实现相关证明材料免提交,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全面提升。今年6月,马鞍山市无证明城市创新成果入选2024政法智能化“智慧警务”创新案例。


为双人执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深圳警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沈燕金

□ 智慧警务·经验分享

深圳警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执法记录仪行业领导企业。警翼H6作为“双人执法”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警翼智能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充分融合前沿核心技术倾力打造的第三代5G创新型执法记录仪,功能强大,更具实战性,为双人执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一线人员通过H6执法记录仪进行远程双人执法,实时将视频回传至交通指挥中心,精准锁定违法行为,形成闭环管理。H6执法记录仪将现场视频实时回传,实现扁平化指挥,支持多警种合成作战和跨警种通信,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执勤民警可通过H6执法记录仪实现集群对讲,打通与对讲机的链路,提升应急通讯能力。利用H6执法记录仪的实时定位功能,科学规划警力部署,合理安排勤务。


打造执法全流程智慧警务模式

海南省东方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李向辉

□ 智慧警务·经验分享

近年来,海南省东方市公安局着眼高质量法治公安建设现代化目标,将执法办案中心建设作为深化执法规范“争先”工程的重要牵引项目,建立高度集成化、协同化的智慧法制一体化管理系统,与公安警综等警务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对执法办案过程中“警、案、人、财、场、卷”进行集约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实现业务流程可视化和全面、实时、可回溯的执法监督管理。

按照“多警种进驻保障运行”的目标,推动法制、刑侦、经侦、治安、反诈等专业警种进驻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各功能区,建立合成作战机制,实行“24小时轮班轮值”。紧盯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涉案人员管控、社会治安管控等关键领域,出台执法指引、指导意见和机制规范等30个,着力打造“科学规范、功能聚合、实战实用、智慧智能”的执法全流程智慧警务模式。


构建安全基石促进公安数字化转型

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田景成

□ 智慧警务·经验分享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迭代升级,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公安信息化发展成为重点,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海量数据资源存储、高度信息共享,促使公安业务模式向“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转变。公安大数据战略和公安数字化转型,对现有安全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为在密码安全、物联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有着深厚技术积累及应用实践的吉大正元,凭借近年来在公安行业的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以密码技术为基石、以身份信任为原点、以数据保护为目标的数字公安安全理念。为公安行业大数据场景提供主动免疫安全保障,确保公安业务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打造涵盖密码安全、身份安全和数据安全为主的安全能力。


借力信息化构建“睦邻”矛盾“智调”体系

江苏省启东市公安局副局长 邢健

□ 智慧警务·经验分享

2023年以来,江苏省启东市公安机关在政法委支持下,探索使用信息化载体,开发“睦邻”App,改进基层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撬动矛盾调处新体系构建,取得一定实效。具体操作中,着力融合线上与线下工作。在线上,由政法委牵头,建立各部门、各镇区矛盾纠纷交互通道,将公检法司以及12345政府热线、信访、大调解、社区等各条线业务数据资源进行整合;针对“网格员、调解员、宣传员、社区民警”等不同角色的年龄、文化差异性,设置“拍一拍、说一说、看一看、点一点”等模块,让操作使用该App更简易。在线下,依托全市318家“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全面整合基层公检法司、信访、调解、网格等社会治理力量,充分发动老党员、老村长、老干部等“五老”人员协同参与,并辅以“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工作举措,为群众提供近距离矛盾纠纷调处服务。“睦邻”App投入运行以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00余起,其中突出矛盾纠纷130余起,有效调处率达94.7%。


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打击犯罪工作质效

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技术处处长 江吉勇

□ 智慧警务·经验分享

近年来,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新型案件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给社会团结稳定带来不和谐的因素。

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围绕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不断强化数据支撑、科技赋能,积极构建刑事技术工作新型警务体系,通过引进科技技术手段,建设专业实验室,以实战应用为目标,以“引导侦查、支撑诉讼、服务全局”为理念,采用“研、训、打、鉴”综合作战模式,形成一套在人工智能方向可服务案件侦办、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的实战应用训练体系,为提升案件侦破打击能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视频巡逻智能化建设助力预防警务

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视频警察大队大队长 谢观林

□ 智慧警务·经验分享

2023年,我局首创视频巡逻“三个三”工作法,并在此基础上筹措算力、创新算法,通过接入1201路公安监控,24小时开展智能监测。经过不间断自动修正算法,阻止未发打架斗殴事件198起,实现监控覆盖区域内打架斗殴警情“零发生”。

成立“联创实验室”。与算力算法头部企业成立联创实验室,引入视觉CV大模型,迅速搭建AI视频巡逻算法架构。推行“赛马优选制”。建立3家算力中心,3条赛道同步竞技、优胜劣汰,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依托AI算法,自动识别异常行为,经人工后台复核后,调度周边警力到场处置,推动警情处置效率提升15%。依托视频巡逻智能化建设,推动“五位一体”的巡逻防控网络有效衔接、互为补充,带动2023年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6.5%。公安事前预警、精准感知的主动识别能力显著提高,真正做到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带动2023年公安15项业务指标排名全市第一。


科技兴警提升新质公安交管战斗力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公安局交管大队教导员 徐毅

□ 智慧警务·经验分享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公安局交管大队坚持科技兴警,深度实施智能交管平台建设运用“三个全”举措,不断探索形成科技赋能提升新质公安交管战斗力。

一是前端设施“全覆盖”。改造升级或新建各类交通监控设施429处,示范打造5个自适应智能配时红绿灯路口,辖区交管自建交通监控视频资源达到1000余路,同时打通政法和公安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渠道,实现主干道路前端监控设备“全覆盖”;二是监管视角“全方位”。引进国内先进技术打造融数据收集、监控可视、远程调控、缉查布控于一体的智能交管平台,将所有路面前端设备联网接入平台;三是指挥运用“全链条”。围绕“情报上的来、指令发的出、事件处置好、信息运用实”四方面同向发力,高效实施警情全面准确、后台可视调度、前端快速反馈、远程智能管控、路面高效处置、信息研判精准的“全链条”闭环式指挥运用体系。

友情链接 司法部 科学技术部 公安部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上海市司法局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澳门历史记录查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光复西路1347号
邮编:200063  电话:52361148
ICP许可证号:沪ICP备06050203号-1
微信订阅号